按照國家天然氣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,到2020年,我國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要提升至8.3%-10%,城鎮(zhèn)人口天然氣氣化率由2015年的42.8%提升至57%。當前中國天然氣占一次性能源消費量的比例僅約6.6%,而美國和日本該比例已經到達約28.45%及22.06%,可預見的市場增長空間巨大,而2018年我國LNG進口量上漲也已經預示了這一點。
報告指出,隨著各國政府積極推動能源消費結構向清潔化、低碳化轉型,到2035年,“天然氣+可再生能源”的能源供應模式將滿足全球70%的新增能源需求。LNG供應靈活,既能快速彌補太陽能發(fā)電或者風電供應量下降造成的用能缺口,又能對用能需求的突然增加作出快速響應,可滿足進口國的季節(jié)性需求和短期需求,提升能源供應安全性。
報告顯示,2018年全球LNG市場增長強勁,其中全球LNG貿易量達到了3.19億噸,作出最終投資決定的新LNG產能有2100萬噸,LNG合約總體規(guī)模增至近6億噸,新LNG長協(xié)數量出現反彈。報告預計,2019年全球LNG供應量將增加3500萬噸;但到2025年左右,若無新的LNG液化項目快速上馬,全球LNG供應可能出現短缺。
從消費地區(qū)來看,報告預計近期全球LNG大部分新增供應量將被歐洲和亞洲地區(qū)消納。據介紹說,當前歐洲本土天然氣產量逐步下滑,需要進口更多天然氣來彌補用能缺口,而亞洲地區(qū)大部分國家再氣化產能及利用率和天然氣發(fā)電裝機容量及利用率偏低,使得該地區(qū)吸納LNG的潛力巨大。
近兩年來,在宏觀經濟平穩(wěn)運行和環(huán)保政策不斷加碼的驅動下,我國天然氣消費需求重回高速增長,LNG進口量在過去兩年逐年攀升。與會專家認為,在當前國際LNG供應相對寬松的背景下,2019年我國LNG進口或將延續(xù)攀升勢頭,但同時業(yè)界應密切關注LNG供應成本、天然氣市場體制機制改革以及俄羅斯管道氣的進口等因素對國內LNG市場的影響。
另外,我國近幾年正在積極推動能源行業(yè)的體制改革和深化市場化進程,不斷引導多種資本參與能源行業(yè),最近,油氣領域的重大改革落地,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呼之欲出,將推動萬億管道基建。目前中國自海外進口LNG項目亦相當踴躍,且配套產業(yè)鏈價值理想。進口涉及LNG接收站建設,目前我國LNG接收站主要都是三桶油旗下資產,但也有越來越多的民企進駐。至2018年底,全國共20個LNG接收站,年接收能力約7300萬噸。今明兩年新投產的LNG接收站項目達11個,可預計新增接收能力約1945萬噸。北美市場方面,近年也在加速推進天然氣出口站的建設,加快項目審批以積極爭取亞洲尤其是中國LNG貿易市場。根據預測,到2025年,北美區(qū)域的LNG產量將達到3000億方,占全球LNG產量的37%,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區(qū)域。